• 期刊首页
  • 学校简介
  • 期刊导读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介绍
学校简介
期刊导读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华大新闻

  • 筑牢防线不放松 学校召开秋...
  • 《永远的恩格斯》出版 纪念...
  • 教育部官网报道我校“四个维...
  • 《光明日报》报道我校“三全...
  • 心系家国事 情寄中华诗 202...

通知公告

  • 关于限时开放桂中路路障的通知
  • 关于学校门禁管理方式调整的通知
  • 关于学校桂东东路暂时封闭的公告
  • 2020年度妇科体检工作通知
  • 2020年度教职工体检通知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9 > 04 > 信息摘要

创新教育普及的社会背景、理论依据和行动策略

【出 处】:

【作 者】:石邦宏

【摘 要】信息或智能社会中,个性化需求导向的社会生产客观上要求创造性劳动替代标准化劳动,基础教育承担为培养创造性劳动者奠基的重任。认知多样性理论是创新教育普及的理论依据。"改变的七层次"理论、创造性问题解决(CPS)模式、创新课堂师生行为清单是创新教育普及的基础工具;把握创造性劳动者的主要特征、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提升教师创新教育领导力是创新教育普及的重要行动策略。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 创新教育; 创造性劳动者;

上一篇:我国听障学生多媒体学习研究的热点分布与发展趋势——基于2010-2019年CNK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下一篇:“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教育视频版权保护:内涵与生态结构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鄂ICP备0503325
地址: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