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学校简介
  • 期刊导读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介绍
学校简介
期刊导读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华大新闻

  • 筑牢防线不放松 学校召开秋...
  • 《永远的恩格斯》出版 纪念...
  • 教育部官网报道我校“四个维...
  • 《光明日报》报道我校“三全...
  • 心系家国事 情寄中华诗 202...

通知公告

  • 关于限时开放桂中路路障的通知
  • 关于学校门禁管理方式调整的通知
  • 关于学校桂东东路暂时封闭的公告
  • 2020年度妇科体检工作通知
  • 2020年度教职工体检通知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20 > 04 > 信息摘要

道德概念的软硬隐喻表征及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出 处】:

【作 者】:张裕鼎 张翀 吴鹏

【摘 要】该研究旨在探讨道德概念软硬隐喻表征的心理现实性及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实验一以内隐联想测验(IAT)范式对道德概念与软硬概念的内隐语义联系进行测量,结果显示IAT效应显著:道德概念词与"软"属性词联合呈现、不道德概念词与"硬"属性词联合呈现时被试的选择反应时更短。该结果证实了道德概念软硬隐喻表征的心理现实性,个体的软硬具身经验可能是这种心理现实性的基础。实验二采用2(物理环境:硬座椅、软座椅)×2(身体敏感性:高、低)被试间设计,考察物理环境和个人身体敏感性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结果显示物理环境与身体敏感性对道德判断的主效应均不显著,两者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未来仍需采用多种研究范式,进一步改进研究设计,对道德概念的具身隐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道德 概念隐喻 具身道德 软硬隐喻 道德判断

上一篇:激活人的“善之禀赋”:康德论人性与道德教育
下一篇:教育惩戒的人性论审视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鄂ICP备0503325
地址: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