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学校简介
  • 期刊导读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介绍
学校简介
期刊导读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华大新闻

  • 筑牢防线不放松 学校召开秋...
  • 《永远的恩格斯》出版 纪念...
  • 教育部官网报道我校“四个维...
  • 《光明日报》报道我校“三全...
  • 心系家国事 情寄中华诗 202...

通知公告

  • 关于限时开放桂中路路障的通知
  • 关于学校门禁管理方式调整的通知
  • 关于学校桂东东路暂时封闭的公告
  • 2020年度妇科体检工作通知
  • 2020年度教职工体检通知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20 > 03 > 信息摘要

论课程文本理解的客观性

【出 处】:

【作 者】:张家军 杨艺伟

【摘 要】客观性是人类在理解活动过程中一直追寻的一个标准,是指思想所把握的事物自身,是我们认知中的普遍性与必然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课程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出现了理解的多元性和随意性的现象,忽略了课程文本理解的客观性.之所以强调课程文本理解的客观性,源于课程文本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课程文本自身的内在属性以及尊重作者的需要.要达到对课程文本的客观理解,需要与课程文本进行对话沟通,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置身于课程文本语言当中.

相关热词搜索:课程文本 理解 客观性

上一篇:校园节日文化的道德审视
下一篇:基于课程层级理论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监测--以浙江省为例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鄂ICP备0503325
地址: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