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学校简介
  • 期刊导读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介绍
学校简介
期刊导读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华大新闻

  • 筑牢防线不放松 学校召开秋...
  • 《永远的恩格斯》出版 纪念...
  • 教育部官网报道我校“四个维...
  • 《光明日报》报道我校“三全...
  • 心系家国事 情寄中华诗 202...

通知公告

  • 关于限时开放桂中路路障的通知
  • 关于学校门禁管理方式调整的通知
  • 关于学校桂东东路暂时封闭的公告
  • 2020年度妇科体检工作通知
  • 2020年度教职工体检通知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9 > 01 > 信息摘要

道德教育的“群体课题”

【出 处】:

【作 者】:高德胜

【摘 要】在好人是如何变坏的社会学研究与道德恶的伦理学研究中,都发现了群体的影子。指引个体不因群体的压力或诱惑而失去道德坚守,应该是道德教育的一个新课题。客观来看,群体不是道德主体,有天生的"道德缺陷",群体的道德错误更难以发现。个体为什么会屈从于道德上并不完美的群体而失去道德判断?原因在于个体与群体血脉相连、群体是个体道德的"母体"、群体倾向于把服从当作美德。为了引导个体不屈从于群体压力,教育和道德教育应该调整自己的方向,即从塑造现有世界位置的争夺者转向培养新世界的自主创新者。同时,学校作为群体应该竭力追求自身的道德优异,不再为群体附魅,向学生传递中道的群己观,坚决弃用并警惕激发群体敌意的教育方法。 

相关热词搜索:道德教育; 群体; 个体; “群体课题”;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结果公平之路——基于学校信息化对学业成就影响的实证分析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鄂ICP备0503325
地址: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430079